房产抵押是指产权所有人以房契作为抵押,取得借款并按期付息的行为。以下是对房产抵押的详细解释:
一、房产抵押的基本概念
定义:房产抵押是借款人(产权所有人)为取得借款,将房产作为担保物抵押给债权人的行为。在此过程中,房屋产权仍由产权所有者自行管理,债权人只按期取息,而无使用管理房屋的权利。待借款还清后,产权人收回房契,抵押即告终结。
当事人:提供抵押房屋的当事人称为房屋抵押人,接受抵押房屋的原债权人称为房屋抵押权人。
二、房产抵押的程序
准备材料:
填写申请表:到贷款银行填报个人住房借款申请表。
签订购房合同:借款人凭贷款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书与售房单位签订购房合同,并请售房单位在房产收押合同上签章。
抵押登记申请:向房地产登记机关提交房地产抵押登记申请书、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抵押合同、《国有土地使用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可以证明抵押房地产价值的资料等必要文件。
受理与审核:登记机关审查申请人所提交的文件是否真实、齐备。申请文件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申请文件符合规定的,则予受理,并通知抵押当事人。
登记:对核准抵押登记的,在房地产权利证书上加盖抵押专用章,并在房地产登记册上作抵押记录。
三、房产抵押的注意事项
抵押房产的条件:
抵押的房产应已经取得房产证。
只有房子的所有权人有抵押权。
房屋属于共同的,抵押应经过共有人同意。
签订抵押合同: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内容包括房屋位置、抵押额度、抵押期限、违约责任等。
办理登记:不动产的抵押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如没有进行登记,则房屋抵押将不发生法律效力。
注意抵押物的合法性:确保抵押的房产不属于法律禁止抵押的范围,如权属有争议的房地产、被依法查封扣押的房地产、用于教育医疗市政等公共福利事业的房地产等。
四、房产抵押的法律效力
对内效力:房地产抵押权人有就受担保的债权对抵押的房地产优先受偿的权力。
对外效力:房地产抵押权一经设定,即产生相应的法律效力,对抵押物及与其有关的其他财产权也有影响。
综上所述,房产抵押是一种有效的融资方式,但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注意事项。在办理房产抵押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或金融顾问以确保合法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