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揭房贷的月供计算通常涉及两种常见的还款方式: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下面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
1. 等额本息还款法
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指每月以相同的额度偿还贷款本息,即每月还款额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递增、利息比重逐月递减。其计算公式为:
M=P×[1−(1+r)−nr]
其中:
M 是每月还款额(月供),
P 是贷款总额(本金),
r 是月利率(年利率除以12),
n 是总月份数(贷款年数乘以12)。
示例计算
假设贷款总额为100万,年利率为5%(转化为小数形式为0.05),贷款期限为30年,则:
P=1000000
年利率 = 0.05(转化为小数)
月利率 r=120.05
贷款期限 = 30年,所以 n=30×12=360
代入公式计算得:
M=1000000×[1−(1+120.05)−360120.05]≈5368.22(元)
2. 等额本金还款法
等额本金还款法是指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贷款在该月所产生的利息。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款额 = nP+(P−nP×(t−1))×r
其中:
P 是贷款总额(本金),
n 是总月份数,
r 是月利率,
t 是当前月份数(从1开始)。
注意:在等额本金还款法中,每月还款额是变化的,但上式给出的是第t个月的还款额计算公式。第一个月还款额最大,之后逐月递减。
示例计算(第一个月)
仍以上述贷款条件为例,计算第一个月还款额:
P=1000000
n=360
r=120.05
t=1
代入公式计算第一个月还款额:
第一个月还款额=3601000000+(1000000−3601000000×(1−1))×120.05≈6944.44(元)
请注意,上述计算仅为示例,实际还款额可能会因银行政策、利率调整等因素有所不同。
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优缺点
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是两种常见的房贷还款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借款人。
等额本息还款法
优点:
每月还款额固定:借款人可以准确掌握每月的还款金额,便于规划家庭收支,避免还款金额波动带来的不便。
还款压力稳定:由于每月还款额相同,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面临的还款压力相对稳定,有助于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适合收入稳定的家庭:特别适合那些收入处于稳定状态的家庭,特别是那些暂时收入比较少,经济压力比较大的人士。
缺点:
总利息支出较高:在贷款期限和金额相同的情况下,等额本息还款法由于前期还款中利息占比较大,因此总利息支出会相对较高。
不适合提前还款:对于有提前还款计划的借款人来说,等额本息还款法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随着贷款期限的推进,虽然每月还款额相同,但利息的支付逐渐减少,而本金的支付逐渐增加,提前还贷将不能有效地减少利息支出。
等额本金还款法
优点:
总利息支出较少:由于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本金是逐渐减少的,因此相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法,总利息支出会更少。
提前还款灵活:等额本金还款方式可以提前还款,并且对于提前还款的部分,可以选择减少月还款额或者缩短还款期限,更加灵活。
适合收入较高的家庭:对于目前收入较高或按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月还款额占家庭月收入的比例较小,但预期收入不确定的购买住房用于自住的客户,等额本金还款法可以减轻前期还款压力。
缺点:
前期还款压力大:虽然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前期还款金额较少(相对于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还款额而言),但由于每月还款额逐月递减,前期还款压力仍然相对较大。
不便于规划收支:由于每月还款额不同,借款人在规划家庭收支时可能会遇到一定困难。
对收入不稳定人群不友好:对于收入不稳定的人群来说,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月还款额逐月递减的特点可能会增加还款的不确定性,增加还款压力。
综上所述,借款人在选择还款方式时应根据自身的收入状况、还款能力、对未来收入变化的预期以及是否有提前还款计划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